第285页(1 / 2)

独步大千 鹿食萍 1758 字 20天前

已经有四个阶级在陆起的铁血镇压下,推进变革成功。

接下来一个是什么,作为熟知五千年历史知识的青年,自然能够在家乡历史中找到对应的例子。

再联想到这个太多似是而非,极其相似的阎浮大地。

“剩下就是士族阶层了吧,又是大隋,这最后一革的内容,应该就是……”

陆青萍心中缓缓闪过两个字。

科举。

若真是这个制度的话,那么的确是能破除数万年世家宗族对于庙堂权力的垄断。

在如今的庙堂上,不管是南隋还是北唐,用人制度都是沿袭的三国魏蜀吴时期,以举荐为主,朝中官员多是举孝廉入仕。

这个制度下,一个人的能力品行如何,全在举荐人的一言之间。

也就导致了世家宗族脉络影响下,对其家族后人无有不荐,各大家族才俊无有不美。

普通穷寒学子若想入仕,唯一的出路就是得到书院先生的举荐。

而若陆起和那位丞相真要推行科举制的话,那么等于给太多的穷寒书生以登天之路。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能否入仕,全看个人的本事,这样一举破坏掉世族宗族对庙堂权力的垄断,让庙堂上出现第二种声音。

在陆青萍看来,原来历史上科举的作用,并不是要覆灭宗族。

若用科举拔攫出寒门一辈,而打下去宗族,那寒门也不过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宗族。

对帝王来说,庙堂之间最重要的就是权衡。

皇帝不能把自己作为庙堂天平上的某一端。

他应是执掌天平的人。

可问题是,在阎浮大地上世家宗族笼络庙堂权力的万年里,庙堂上的天平一直便就是皇帝与宗族。

这等于是皇帝亲自撸胳膊挽袖子,下场和自己的百官博弈。

这是何等凄惨,难怪于除非是一代雄主,不然绝无可能在坐任期间,做出一番成绩。

一旦皇帝的某些制令侵害到了这些世家宗族的利益,那么这一制令必然不可能再得到顺利的推行。

但若科举能顺利推出。

当寒门士子和宗族士子同时都能在庙堂上占据一半江山,那么庙堂之间就得到了平衡。

世家宗族的一家独大,不再是问题,寒门中人将成为他们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