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2 / 2)

烧雪 娜可露露 3608 字 2个月前

江白昼要去走亲戚,龙荧是他的引路人。但他们并不打算直接登门拜访,当年公孙殊和江烛私奔,公孙氏作何反应旁人不得而知,想必是十分不满的,况且牵涉到无尽海,江白昼的身份存在隐患。

谨慎起见,他决定趁着夜色,先去上城区探上一探。

他担心认错门,问龙荧:“公孙氏只有那一家吗?”

龙荧道:“名门望族只那一家。”

江白昼点了点头,随身携带着他爹的骨灰,替后者生出了几分近乡情怯。

一个月前,江白昼出海之前,整理公孙殊的遗物时,在他爹生前居住的屋子里捡到了一本书。

这本书掉落在书柜的缝隙里,以前江白昼从未注意到,他捡起一看,是岛上流行的传奇故事,但令人惊讶的是,书内的空白处竟然有公孙殊亲笔留下的记录。

那些记录内容繁杂,语序凌乱,大多是写他和江烛又因某些事情发生争执了,他恨江烛冷血冷情,年复一年地折磨他,不肯给他一个解脱。

偶尔也有喜事。公孙殊深深迷恋自己的妻子,他写:“今日生辰,小烛送我一盏桃花灯,原来她心里还有我。”

此后接连几页,书上字迹工整了许多,从字里行间依稀可以窥见他落笔时的温柔。

但好景不长,他们几乎日日争吵,吵到一定程度,索性对彼此避而不见。

公孙殊的笔调也随之转为落寞。

江白昼耐心地从第一页翻到最后,将每个字细细看过,最后一页的笔迹格外凌乱,公孙殊不知因何情绪激动,甚至写了一堆错字,江白昼再三辨认才看清楚:

“近日小烛总避着我,一个人关在房里不知琢磨些什么。我自作多情,以为七夕将至,她要给我一个惊喜,原来竟不是。”

“她总疑心于我,可明明是她更鬼祟。”

“果然,果然!她有事瞒我!”

“原来如此,难怪她吓破了胆……此等天机,她唯恐我泄露出去!”

“她实在多虑了,我等蝼蚁,天机在握又有何用?”

“悲哉!悲哉!”

“……”

江白昼读得直发愣,他把书柜上所有的书都翻阅一遍,却没找到其他的文字。

他不知道这遗文里的“天机”是指什么,看起来似乎事关重大,令他父母惶恐,难怪后来他们争执不下。

那么,这是否就是江烛不惜殉情也要手刃亲夫的关键原因?

可无尽海能有什么“天机”呢?

神殿,长老院,后山禁地……江白昼从小被当做大祭司的继任者培养,上至万丈高空,下至深渊海底,他对无尽海无所不知。

他师父离世后,藏书阁的权限也对他开放了。

他便是无尽海的新主人,长老院众位没有他了解得多。而长老院都不知道的事情,他母亲又从何得知呢?

江白昼满腹疑问,又觉此事不宜声张。

他想,真相多半与外界有关联,不全在无尽海。他的时间只有三个月,若是能探出究竟,自然圆满,探不出个所以然来,也不必执着于此。

毕竟他父亲的遗文里有无误会纠葛,如今已经无从考证了。

江白昼和龙荧一起换上夜行衣,做贼似的出了门。

干这档子事儿龙荧无比熟练,他有一张凶神恶煞的狮子面具,往脸上一扣,只露一双眼睛,熟人来了也认不出。

但戴这张面具比露正脸还招摇,龙荧存心显摆,问江白昼:“哥哥,我威风吗?”

“……”

江白昼低低一笑,夸他:“威风得很。”

龙荧的尾巴立刻翘起来,全然没有狮子样,但他不过是为了讨一句好话罢了,怎敢因为面具误了江白昼的正事,出门时便谨慎地换了一张。

通往上城区的路,总共有四条。

是四道门,分别位于埋星邑的四角城楼上。

这四道门有重兵把守,形如四座堡垒,易守难攻,平民百姓不可接近,要想进入,必须出示通行令牌。

令牌共有三种:一种是低级行货令,是为贸易令牌;一种是中级特赦令,由三大世家与飞光殿分发给认可之人,执此令者,进出自如;最后一种则是黄金打造的高级令牌,每一枚上都镌刻令牌主人名讳,独一无二,是高官贵族们的专用。

龙荧有黄金令,但他和江白昼既然要夜探高阁,自然不能走正路。

二人来到北城门附近,正是夜黑风高,城内灯火遥远,近处只有城楼上的夜灯照亮一方天地,隐约可见披甲执锐的士兵立如门神,守着云梯的入口。

“那便是云梯。”龙荧说,“登上云梯,即可进入上城区。”

江白昼顺着龙荧的目光望去,没看见云梯的影子,只见城楼上大门紧闭,门后有一栋石制的“高塔”拔地而起,笔直通天,望不见尽头。

仔细一看,它无门无窗,不是高塔,只是一根巨大的石柱。

龙荧说:“那柱子是云梯的航道,它内部中空,挂满机械绳索,最多可同时吊起三架云梯。但云梯的载重有限,无法运重货,为此他们又修了一条‘通天路’。”

所谓“通天路”,不过是取了个好名。

实际上,它形似一条山路,围绕巨大的石柱盘环而上,路长且曲,行之艰难,不幸摔下来便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