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媛媛见状,眼珠子转了转,便道:“县主,傅恩锦这个小贱人装模作样在国安寺给裴将军祈福,谁知道她每日在干嘛呢,说不定只是在屋子里睡大觉呢。我有一个主意,县主可要听听?”
嘉禾点点头,觉得这两人总算还有点用。
“说来听听。”
任媛媛:“县主可在城外设个粥棚施粥,对外便放出消息说是替裴将军积德,希望将军得老天保佑能早日归来,这不比傅恩锦在国安寺祈福来的显眼多了!”
张俪一听也很赞成:“媛媛说的对,县主也不用亲自去施粥,随便派人去搭个棚子弄点米汤糊弄糊弄便成了,待裴将军归京那日县主再去,一来可以第一时间见到将军,二来将军见到县主的善举,肯定会对县主刮目相看的!”
嘉禾觉得这主意还行,但又有点嫌弃:“城外那些流民要饭的身上脏死了,还让本县主去给他们施粥?这得费多少米啊。”
任媛媛连忙道:“县主那日做做样子就行了,再说了,一小勺米就能熬一大锅米汤了,他们也不用喝那么好。”
嘉禾思忖了一番,最后点了点头:“行,我就照着你的这个法子来。”
她意思意思的给两人随便送了些首饰头面,而后便回府安排去了。
好巧不巧,国安寺里,傅恩锦也正在跟玄量大师说起施粥的事。
傅恩锦看着窗外飘的纷纷扬扬的细雪,有些忧心:“大师,我前日回了一趟府接圣旨,回来时看见城外有些流民和乞丐连点吃食都没有,这天儿都落雪了,叫人看着怪不忍心的。”
玄量大师笑的很和蔼:“傅小姐是心善之人,每年这个时候北方大雪,总会有些流民为了避灾走到了京都来,只是城门口不让进,只能在城外破旧的房子或者破庙里避寒,等着京里的善人们开棚施粥,度过这个冬日。”
傅恩锦想起来,傅府往年似乎也是去施过粥的,只是那时候她年纪尚小,娘亲便不让她出门跟着。
今年的雪来的晚,流民到京外的时间也晚了,各府上都开始准备年节所需,想来是因为这个才忙不开,没能及时开棚子。
“大师,我可能再过几日便准备回府了,正好府上忙着年节抽不开人手开粥棚,我回去了便能接下这事了。这段时间以来,非常感谢大师的指点和照顾。”
玄量大师没说什么,只是说她日后若有疑惑或者心结,也可来寺中找他。
傅恩锦满怀感激的道了谢,觉得玄量大师真的是一位相处起来让人十分舒心的高僧。
她住在寺中这段时日,内心偶有困惑都会与玄量大师谈起,一番交谈后,心境总会更开阔一些。
*
远在南境的裴献卿新收到了小姑娘给他的信,信中提起了圣旨的事,不敢相信的问他真的是把赏赐都给她了么?也说起被小姐妹们调侃自己成了小富婆的事。
从字里行间,裴献卿竟然看出了一丝害羞的意味,他温柔的笑了一下,轻轻的翻了一页纸。
这猝不及防的笑意让旁边的副官差点一个踉跄摔个狗刨地。
裴献卿听到声响,斜斜的瞥了他一眼:“郑副官还有事要报?”
“啊,没了没了,我这就走,这就走。”郑副官在顶头上司的压力下,忙不迭的掀开帘子跑走了。
裴献卿继续低头看信,又看到信中小姑娘说年节快到了,她可能要回府了。
算了算日子,确实是离过年的时日近了,他最近在南境做了些事,五皇子在大月部族的人被他拔了,想来正在京都里焦头烂额,没空去找傅恩锦麻烦。
至于嘉禾,那点小伎俩他还不放在眼里。
这样看来,小姑娘即使回府,安全应该也无碍了。
裴献卿看完了信,在信的末尾,小姑娘问他何时才能回京,她给他准备了新年礼物,不知道赶不赶得及送给他了。
没想到傅恩锦会给自己准备礼物,裴献卿有些惊讶,他从怀里掏出锦盒将信放进去,又看了看锦盒中的另一个物件儿,轻轻抚了抚。
他也给小姑娘准备了礼物。
裴献卿给傅恩锦写了回信,叮嘱她一些生活的琐事,他总是担心小姑娘的身体,毕竟她身上之前的怪毛病他一直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