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祐帝突然来了兴致,觉得一贯沉溺于土堆的四儿子终于长大了,如今还能主动提出问题来了, 甚感欣慰,于是大手一挥道:“你说。”
四皇子低下头,声音仿若蚊呐:“父皇,儿臣想问榷场是什么?”
“滚滚滚,滚回你的皇子府,玩泥巴吧你,还有这两个月都不要入宫了,省得朕看见你心烦。”
景祐帝坐在书案后的椅子上,眼眸微阖,连连摆手。
“父皇,那叫泥塑……”
景祐帝呵斥道:“朕让你滚,你没听到吗?”
要不是其他几个儿子也在场,景祐帝当场脱下靴子砸他的心都有了。
四皇子嘴角翕翕,还想再说。
只见景祐帝身边的孙公公上前,恭敬道:“四殿下,您还是请吧。”
见此情景,四皇子不情不愿地向外走去,眼里说不出的委屈。
景祐帝轻轻吁了一口气:“不要被他影响,咱们说咱们的,老五你接着说。”
“儿臣在一旁听着,只觉得大哥和三哥说的都有理,那么是否要设置榷场就取决于这其中的利弊,孰重孰轻,比如开通一个榷场一年能获利多少银子?养护一支军队驻扎榷场保卫边境,又需要多少军饷?父皇不妨找通晓这方面的大臣具体商讨一下,比如儿臣听说户部的杜侍郎,两年前曾任广南西路都转运使……”
景祐帝闻言点了点头,自己还是有个正常的儿子的,最后又看向队伍的末尾。
“小七,你可有别的看法?”
七皇子为难地摇了摇头:“哥哥们说的已经很全面了,尤其五哥,更是面面俱到,只是儿臣只知晓我大梁盛产丝绸、茶叶和瓷器,不知大周那里的特产是什么?与我大梁比,又是否有优势?”
景祐帝凝眉思索,点了点头。
经过三日的商讨,终于在崔肆意一行人陪着李晗和赵姝婉从东灵山下来时,接到了宫里来的消息。
李晗和赵姝婉自然是火速进宫。
崔肆意觉得自己的任务应该也完成了。
最后,景祐帝给出的答案是先在云州设置一个榷场试试,若是效果好,再在宜州、钦州、观州各开通一个。
这个结果虽未达到周天帝预设的目标,但还算差强人意,于是由户部的杜侍郎和赵姝婉一块拟定了两国贸易的地点、货物、交易方法以及相关管理办法,之后又交给景祐帝和李晗亲自过目盖章,此事就算定了。
李晗和赵姝婉已在大梁停留数日,现在目的已经达到,也该回去向周天帝复命了。
于是在签订协议的当晚,两人就向景祐帝提出辞行,景祐帝自是又设宴招待了两人一番,宴罢,还着人将两箱礼品送到驿馆,聊表心意。
毕竟相识一场,李晗和赵姝婉要走,崔肆意、薛景恒和沈融谦没有不去送行的道理。
“今日一别,这辈子估计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但还是祝赵姐姐一路顺风,日后也能平安顺遂。”崔肆意握了握赵姝婉的手,眼眶微湿。
赵姝婉不知崔肆意为何对她感情颇深的样子,明明她们才认识几天而已,但还是认真道:“多谢郡主,郡主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