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2)

晚晚竞折腰 赵缓缓 2789 字 10天前

苏竞晚这边吃着正香,只见青梨打帘儿走了进来。

“小姐,外面有位陆公子求见。”

苏竞晚手中的筷子“哗”地一声掉在了地上。

冬瓜看见苏竞晚的失态,默默从旁边拿了一双新筷子,“小姐用这双。”

苏竞晚接过冬瓜递过来的筷子,又抬头看向青梨。

“告诉陆公子,我苏宅庙小,容不下陆公子这座大神。”

苏竞晚说完,自己都有些吃惊。

原来在她心里也是怨陆临宣的。

她还以为她早已心如止水,看来不过是自己骗自己罢了。

青梨应了一声,转身出门回话去了。

冬瓜看着苏竞晚失神的样子,又想到自家小姐一见到陆家的帖子就不高兴了,心中便有些怨怪,小声抱怨道:“这陆公子也是高门大户的公子,怎么偏偏挑人家吃饭的时候来?害人连饭都吃不好……”

其实冬瓜不知道的是,陆临宣平常挺冷静的一个人,但一碰上苏竞晚,他就不冷静了,什么礼仪规矩统统被他抛到了脑后。

苏竞晚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吃着自己碗里的饭,但却味同嚼蜡,吃不出滋味了。

临近殿试,苏竞晚没有太纠结陆家的事情,而是一心扑到了文章上。

她试着写了几篇文章,还拿去给周钰看了,只是周钰也说不出好坏,只说圣心难测,让她自己把握,于是苏竞晚一连几日都没有外出,窝在书房里细细琢磨周钰所说的圣心。

而苏竞晚不知道的是,此时她已经成了京城的名人。

什么?

打败了京城才女郑铃音,一举夺得女官考试会元的竟然是一个从萦州来的名不见经传的姑娘?

于是有人猜测是不是这姑娘使了什么路子,毕竟郑铃音的才名在京城可是众所周知的,可是这话还没说完,就遭到了反驳。

人家一个普通姑娘要有什么路子才能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郑阁老更强?

还有知情的爆出了苏竞晚在萦州参加女官乡试时便是解元,真才实学肯定是有的,而且还一举破了当地官府误判的富商之子被杀案,为含冤入狱的女子洗脱了罪名。

这下舆论风向大转,不仅没人质疑苏竞晚的才学了,而且苏竞晚还摇身一变成了百姓心中为民请命的女青天!

什么,你说郑铃音?

不过就是个会读书的千金小姐罢了,与苏竞晚这种能够运用自身所学不畏强权、据理力争、明察秋毫、还人清白的女子相比,还差得远!

当然这话苏竞晚自己听了也要惭愧,但是百姓就是这么想的。

高高在上的阁老小姐纵有才名也离他们太过遥远,而苏竞晚这种表面上不畏强权、为民请命的形象则更符合他们的审美,于是但凡有点小钱的百姓都在城东的赌坊押了苏竞晚。

结果这还没过去两天,更劲爆的新闻又来了。

什么?

苏竞晚是当年被斩的大理寺少卿苏嶙峋之女,是因被人保荐才得以参加女官考试的,还与年轻有为、才名远播的陆临宣有过婚约?

什么?

陆临宣和郑铃音在议亲?

老百姓虽然无法直接接触这些阶层,但总有亲戚在高门大户里当差,再加上苏竞晚和郑铃音这几日在京城的议论度很高,你一嘴我一嘴地就都说了出来。

完了完了,世人最爱的八卦新闻三角恋正式成型!

落魄千金凭借自己的才学终于考取女官会元,不想昔日恋人却另攀高门小姐,这种故事不管是印成话本子还是改成戏文都是绝对畅销的啊,再加上这三人现在在京城的热度,生意想不好都难!

有男子为陆临宣说话,郑铃音才貌双全,家世又好,陆临宣的做法也无可厚非,有妇人当场就不赞同了,陆家与苏家早有婚约,苏家一朝落魄,陆家就提出退亲,另择高门小姐,实乃见利忘义的小人之举,有辱清流之名。

当然,陆临宣年少成名,肯定也是有不少支持者的,于是有人辩解道,子女婚嫁之事,一向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与郑家议亲之事未必都出自陆临宣的本心,更何况陆临宣去年还参了国舅爷纵马行凶一事,实在不像见风使舵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