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该称赞父皇心志坚定呢,还是母后手段了得?
他怀着这样唏嘘的心情,亲自为太后入殓,将先帝生前亲手做的花灯,都郑重的放进了梓棺。
是年春,公襄稶携诸子扶灵,送谢太后棺椁入宣宗陵墓合葬。
在他这一朝,公襄霁与谢风篁的故事,已经很出名了。
只是整个经过,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桥段:北地积善人家谢氏的女儿,因着宜子与美貌贤惠,被翼国公云家看中,收为义女,送入宫闱服侍宣宗皇帝。
谢皇后生来有着异象,传闻容貌气度无人能及,故此初入宫闱就得了天子心意,只是当时纪氏当政,对谢皇后多有迫害。
总而言之,帝后经过一次次升级打怪,最终一个御极宇内、一个母仪天下,成就数十年帝后和谐的佳话。
那些知道明君贤后故事背后的人们,起初还哑然失笑,后来听得多了,也有些狐疑,觉得是不是自己记错了?
然后就渐渐觉得,好像事情就是这样子。
宣宗有为,谢后贤淑,生同衾死同穴,膝下子嗣昌盛,后继有人且孝顺体贴……可不是天造地设般般配的一对?
如果有什么其他野史记载的出入,那一定是坊间为了骗钱胡编乱造,须信不得。
(全书完。)
第258章 昭庆公主
淳嘉二十七年初春,皇长女昭庆公主下降。
昭庆公主作为淳嘉帝最宠爱的皇嗣,也是公认的皇室第一美人,尚未及笄的时候,婚事就引无数高门贵子魂牵梦绕。
然而也正因为这位帝女太过瞩目的缘故,婚事反而是最不顺利的一位,甚至因为她的迟迟未曾下降,变相耽搁了底下诸皇女的终身大事。
公主最终下降的是崔氏子,崔桐叶。
这个人选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甚至连谢皇后都为之诧异,在赐婚圣旨下去之前,再三同公主确认:“真的是他?真的喜欢?”
倒不是崔桐叶条件不好,毕竟是老字号书香门第之后,崔琬的嫡亲孙儿,长相气度才学当然是没得挑剔,搁帝京诸多高门贵子里,也是拔尖的。
否则哪里入得了昭庆公主的眼?
公襄秾自幼备受宠爱,最是掐尖好强,自己处处不肯落于人后,对驸马的要求自然也不可能低。
只是崔氏……
怎么说呢?
在谢皇后-进宫那会儿,还算是顶尖门第。
但随着淳嘉帝的亲政,便不可避免的衰落了下去。
再加上谢皇后得宠的过程里,跟崔桐叶的姑姑崔贵妃之间,恩怨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