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样品都是不惜血本做出来的,成本高昂,当然无法大规模地应用了。
虽然朴正元也不敢肯定,但是他猜测光蓝电子的可折叠柔性屏技术也有可能一时半会儿没办法量产,只能暂时做一些样品出来。
目的是什么呢?那就是拉投资。
有了投资,有了钱,那就能改进技术,那样做到大规模量产才有可能。
但猜测归猜测,至少光蓝电子做出了完美的折叠柔性屏,三星很需要这项技术,这也是朴正元都没有考察过光蓝电子,就做出收购整家企业这样大胆的决定。
所以朴正元对李天宇才有如此一问。
一方面是为了试探光蓝电子的可折叠柔性屏到底能达到什么程度。
另一方面,也是在心理上对李天宇的一种施压。
在朴正元眼里,李天宇到底还是个年轻人。
就算表面上很沉稳,但多半就是外强中干的家伙。
说什么这也不卖,那也不卖的,其实可能就是一种讨价还价的手段。
然而,李天宇的神色并没有表现出朴正元所期盼的内容。
相反,李天宇仍然淡然处之,不为所动,呵呵笑着说道:“我们光蓝电子虽然在中原也算不上大企业,但还是很有原则的,不能量产,技术不成熟的产品算不上真正的产品,更不会拿出来现丑。”
朴正元瞳孔一缩:“那我就想问一句,你们的产品单价是多少?”
朴正元其实是想说,你们的产品相对其它厂家,包括三星本厂来说,根本就没有价格优势。
当然,这也是朴正元猜测的。
其实按照一般的情况来说,小厂跟大厂的差距就是量产能力差距很大。
小厂在品控和成本上很难达到平衡。
如果品控管理严格,那成本就高。
想要把成本降下来,那就只能放低品控标准了。
然而光蓝电子并不是朴正元所想象的小厂。
李天宇摇了摇头:“这个就不用朴总操心了,三星就算成不了我们光蓝的客户也没关系,我们的产品可以卖给其它厂家。”
朴正元一听,眯起了眼睛。
这小子明显是在威胁朴正元,威胁三星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