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页(1 / 2)

“你还有时间,去年全国文科状元才考了600多分,你要是能考700分,差不多就是全国状元了。”梁爽笑着说,忍不住胡思乱想。

只努力学习两个多月就达到了这种程度,他肯定是被外星人改造了吧?他这还算人吗?不会身体里其实是机械,思维是人工智能吧?夏天,他们家里要有大事发生了。

三天后119中公布了二模成绩,梁坤成为全校风云人物,连续零分,再创神迹。

今天,全校师生都在讨论梁坤,没人记得王哲了。

“他究竟怎么做到的?我和他一个考场,看他很认真在那里做题,答题卡也填了。他选择题怎么可能一个都蒙不对?这实在太反常了。”

“如果高考他也考零分就太牛了,五班的班主任不管他吗?”

“我听说他考过了足球高水平运动员,肯定能上大学,所以才不好好考了。高考的时候他能得三百多分就行,现在他随便玩也没关系。”

“他现在上课很认真,不逃课玩游戏了,不像是不学习的样子。”

学生们虽然好奇,却没有几个人去问梁坤为什么这么做,怕惹恼了他。比较熟的朋友们问过,梁坤一句“不想好好考”就敷衍了过去。

王哲的橙色任务完成了,梁坤得到的奖励竟然是精神+1,总共达到了39。他非常满意,具体变化感觉不出来,人应该会更聪明一点。

因为梁坤的缘故,李茜也出名了。教高三的其他老师都看她的热闹,有背地里说她不负责的,有劝她想开点别生气的,还有人说想拿梁坤做反面教材问她是否介意?

李茜很坦然的表示:“你们千万别拿他做反面教材,我建议不要提他。他是故意考零分的,高考的时候一定考的很好。”

老师们当然不信,只觉这是一个玩笑。

第031章 不闻窗外事,一心考零分

副校长陈树鸿一直关注着梁坤,这次不找他问话了。在他考上了齐鲁大学的高水平运动员后,摸底故意考零分已不重要。高考和竞技比赛一样,看重的是结果,不是过程。

三年优等生,最后因为感冒发烧考差了就没意义。反之三年学渣,最后上的是名校,照样可以是人生赢家。

陈树鸿还觉得这事有些蹊跷,他特意问过阅卷的老师,梁坤是写满了答题卡的,选择题竟然全错。以他多年的教学经验,这种事根本不可能发生在差生身上,梁坤只能是故意写错,不可能一个题都蒙不对。

于是他不再继续找麻烦,针对梁坤对他没有任何好处,只有害处,至少会得罪校长。

朱建周在开会时告诫了老师们不要在高考前乱说话,更不能给学校带来麻烦。老师们可以管住自己的嘴,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学校里想看梁坤出糗的人有不少,成绩公布后的第二天,他两次摸底考零分的事就被学生们给传到校外去了。有个119中学生的父母在齐鲁电视台工作,所以这事进入了媒体的视线。次日中午,一名年轻女记者决定到119中进行采访。

她的名字叫杨曦,今年25岁,刚刚转正不久,满腔热血的投入到了工作中。她预感在119中能挖掘到大新闻,“叛逆的高中生”是一个非常吸引眼球的社会话题。

杨曦坚信这其中一定有隐情,她参加过高考,知道学生如果做满了选择题,想考零分和想考满分一样难。

有多难呢?在梁坤穿来的平行世界,2006年有个叫蒋少少的神人就这么做过。她高考故意乱写,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密封线外,还在试卷上乱涂乱画,不用黑笔答题,她就是奔着考零分去的。

除了故意考零分博人眼球外,据说她参加高考最重要的目的是批判华国教育。因此,别人在奋力答题时,她却在试卷上各种抨击,居然写下了八千多字。

她想通过零分让人关注自己,然后给别人看她写的文章。然而天不遂人愿,即便她乱写,靠选择题也得了114分,写的东西更是无人关注,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