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页(1 / 2)

富士财团,日本人称富士山为“芙蓉之峰”,所以富士集团又称芙蓉集团,成立于1966年,目前有29家大企业组成。该财团在日本制造业、商业和金融业等各重要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力。其核心企业有富士银行、日产汽车、日本钢管、札幌啤酒、日立、丸红、佳能、以及日本生产轴承最大企业“日本精工”及农业机械最大厂家“久保田”等。

要说这些企业,绝对是个顶个的好企业,而这么多好企业都是属于芙蓉财团的,那芙蓉财团的实力绝对很强。这并没有说瞎话,芙蓉财团在日本六大财团当中,也是排行前列的,之所以名声不显,前文当中就有提到过,那是因为他们这些企业之间的联系,并不像日本其他的财团那么紧密。

村上正雄背后的家族,实际上控制的就是日本钢管。

别看他们的企业名字叫做日本钢管,好像没多大的技术含量一样,但那是对普通人而言的。对于刘东这样的业内人士,日本钢管公司,可不仅仅就是生产钢管。

他于1912年成立。1917年建立了富山厂,生产铬铁、铜铁、含氮合金、电熔制品等。1934年在川崎兴建高炉后,成为一体化生产的钢铁厂家。1935年建立了新潟厂。1940年与鹤见制铁造船所合并,开始造船。70年代起,制造重型机械。该公司的经营目标是在新领域创办一些企业并使其达到完全成功。

该公司还成立了一个新材料公司,它是钢铁公司、造船公司、工程和建筑公司以外的第四个公司。该公司在横滨、川崎等地设有多家工厂。在国外许多国家设有子公司和办事机构。主要产品和经营范围包括:钢铁、钢管、钢板、合金钢、船舶、成套机械设备、钢铁构件,还有修船及承包土建工程等。

这样的公司,称之为钢管公司,实在是太过谦虚。这么多工厂,和这么多纵向的企业公司,完全就是钢材企业中的巨无霸。而且他们公司极具有创新能力,对于科学研究,也是丝毫没有放松。手下的科学研究院,虽然名声不显,但对于公司的输血力度,却是一点都没有弱。

公司大了,自然有大的好处,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相当强有力的。但是,庞大也代表着臃肿,他们公司并不是没有弱点。对于知道一些内幕的林家兄弟,就更加知道日本钢管公司的薄弱之处。

所以,在资本流入了日本之后,林家兄弟也在日本开了一家皮包公司。当然,说是皮包公司,也不太恰当,毕竟,公司的流动资金是相当充沛的。

由于知道了日元的大致走向,所以,刘东的资金在林家兄弟的操作下,虽然涨幅不算太大,但依旧相当客观。默默的积累实力的同时,林家兄弟就利用这个皮包公司,开始挖起了日本钢管公司的墙角。

在日本,人才是相对富裕的东西,托日本政府对于人才的重视,对教育行业的不断投入。在日本各行各业当中,人才算不上匮乏。

人才不匮乏,那日本公司可选择的余地就多了,看不上眼的自然不会用。尤其是像日本钢管这样的大企业,大公司,对于人才的要求就更为严格了。在他们公司里面,只要跟不上潮流的员工,就会以各种名目裁退。

虽然在日本,裁员什么的,管理还是非常严格的。只要员工没有太大的失误,是不允许裁退。但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逼得员工自己退出公司的手段,并不是后世华夏独有的手段。

第43章 失落的佐藤金一

像那些工程师,高级员工们,要辞退是很难的。毕竟,能走到这一步,说明了他们对公司有着很大的贡献。要不然,按照日本人那严重的论资排辈的理论,要是没有贡献的人,绝对是走不到那样的高度。

而那些公司想要裁退这样的人员,就必须要用一些手段。如果不想太过苛刻,可以让这些员工自动辞职,并且有一份丰厚的回报。

但是,这样温柔的手段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有效的。因为能走到这个位置,对于一般人来说,已经是获得了地位和荣耀。自己觉得并没有做错什么的前提下,很难自动辞职。这就意味着他所获得的荣誉和地位,会在辞职之后不复存在。对于那些年过半百才爬到高位的人,很难接受自动辞职而带来的压力。

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选择自动辞职。而那些公司为了甩掉这些人,就会用自己的手段。就比如说,调职。这也算是相当温和的手段,当然,对于被调职的人来说,这样的手段依旧让人难以接受。

调职之后,就意味着自己被踢出重要的部门,或者是重要的位置。不光是职位有所变化,最重要的却是薪资。重要部门的薪资和非重要部门的薪资,肯定不可能一样,甚至会相差甚远。对于习惯了之前薪资的人来说,再过那样的清贫日子,是非常让人难受的。

佐藤金一就是这么一位才被调离重要部门的工程师,原本在日本钢管公司,他负责一项最新的特种刀片涂层的研究工作,在这个领域之内,他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专家。原本一路顺风顺水,却在两年前有了变化。公司从美国专程引进了一位专家,而原本负责这个项目的他,却渐渐的在公司失去了地位。

说实话,那个美国人的专业技术并不显得比佐藤金一好,但由于他是美国人,所以在公司的地位就不是佐藤金一所能比拟的。要说两个人之间好好合作,未尝不是一件好办法。但是,由于佐藤金一看不惯那个美国人的散漫作风和对实验室里面一名女技术员的骚扰,所以,佐藤金一和美国佬一向不太对付。

原本以佐藤金一的想法,他和美国人之间的争斗,绝对会是自己胜出,毕竟自己在公司做了那么多年,而且在实验室当中,自己的影响力也不是那个美国佬所能比拟的。到最后,公司绝对会看到这种情况,而主动的把那个美国佬辞退。但没想到,董事会最终做出的决定,确实让自己出局。这样的决定,足以让佐藤金一绝望。

他已经不再年轻了,他的青春都留在了公司,默默的为公司做了快三十年,原本等着退休的他,却在这个时候被踢出局。别说退休金,就是以后的生活都不知道该如何再维持下去。

他有一个女儿,很可爱的女儿,现在正在东京大学读书。他还有着父母,还要还房贷。原本这一切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毕竟他是在日本钢管公司工作的,而且他还是重要的研究人员,他那份工资,绝对能很滋润的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