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页(1 / 2)

当这些公司看到刘东报出来的底价后,都差点没突出一口血出来。尼玛,谁说这些华夏的人不会做生意?扯淡,之前丰田买下授权也才两千万美元,想到有便宜货买,这些公司的人也就巴巴的跑过来捡便宜,没想到丰田那两千万美元的买卖,原来就是一个圈套。

把这些汽车企业都集中在一起,然后才出这么一个价格,那不明摆着,这份授权不是那么好拿到手的,哪个公司的代表都不会认为,三千万美元的底价就是成交价。等到激烈的拼杀后,这份看起来便宜的授权,不知道会被多少人抬到一个令人欲哭无泪的高度。这一刻,所有的汽车公司负责人,都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那个杀千刀的刘东,你到底还是不是以纯朴而闻名于世的华夏人?

但人们既然都来了,当然也不会就这么傻傻的就回去,别说在公司交代不了,就是自己也会感到难受。合着这次来华夏,就是为了打酱油的?就算这个买卖不行,那也可以看看其他买卖嘛,华夏这么大一个市场,可不仅仅是只有大众才看得出来。

现在既然有机会来到华夏,当然要去了解一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性。一时间,觉得自己公司没戏的那些汽车企业,都开始往商业部跑,等到刘东弄出来的拍卖结束后,商业部还真就和一些汽车企业达成了协议,就连大众公司,也在这段时间,频频和一汽接触,并且还放弃了一些利益诉求。就怕其他企业也看到了和一汽合作的前景,来插上一竿子。

刘东的主意彻底的打乱了那些汽车巨头们的部署,原本将要用于刘东本身的外界压力,也一下失去了意义,最终却不得不去参加那场拍卖会。并且,对于刘东定的底价,那些汽车公司也没有申述的机会。

在和有关部门接触后,那些公司都得到了统一的答案,因为刘东的公司是属于私人企业,他的报价到底有没有虚高,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我们的司法局会尽快的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争取早日拿出成果。这样的回答,明显就是给不了刘东压力,捡便宜的心思那就不用想了。

等到丰田公司得到消息后,田中凌一得到了升职的机会。本来在拿到合同回国后的一段时间内,田中凌一的日子相当的不好过。

因为虽然他最后是把合同拿回来了,但是这个价码超出了董事会的预期,这样得到的合同,并不会给田中加分,而且还会有处罚。但还没等丰田公司的董事会提出具体的处罚意见,却听所在华夏的那些汽车企业,都要被刘东狠狠的宰上一刀后,那些董事才发现,原来田中是最聪明的,他懂的先下手为强的道理,结果为公司省去了上千万美元的资金,还把本田这个老对手,甩在了身后。

于是,笨蛋田中一下就成为了果敢的田中。

丰田公司的幸运并没有降临在其他的汽车企业身上。不管是欧洲的汽车公司,还是美洲的汽车公司,在拍卖的那一天,不管愿不愿意,都得带队去参加拍卖。有些已经没有希望拿到授权的公司,在这个时候都想着等会儿怎么去捣乱。既然自己拿不到,那些公司也必须要付出一定代价。

尤其是那些敌对的公司,反正都没有拿到材料的可能了,那干嘛不让对方的生产成本升高,打击一下他们相关汽车的市场呢?所以,当一群汽车厂商的代表坐在专程布置的拍卖大厅里面,火药味越发的浓厚。

由于这个时候还没有专业的拍卖师,刘东这个作为东道主的老板,也就不得不来客串一把拍卖师。套了一个喜庆的红马挂,再似模似样的弄了一个拍卖槌。天知道这个所谓的拍卖槌,刘东是从哪里弄出来的,反正离得近的人,隐隐约约能看到那个拍卖槌上面刻着几个字,大约是什么法院来的。

弄好了行头,刘东把拍卖槌往桌子上面一敲,拍卖就算正式开始了。首先拍卖的是美洲区的授权,反正只有三大公司来,来来去去也就他们三家公司争夺,气氛肯定热烈不到哪里去,就当是给欧洲区预热。

刘东的想象并没有超出事实真相。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家公司,就像在喝下午茶一样悠闲,加价没两次,就算完事儿了。最后得主就是财大气粗的通用,花了三千四百五十万美元,拿下了这个美洲地区的授权。福特相对来说还是抠门了些。至于克莱斯勒,好像完全就是来打酱油的,仅仅报了一次价格。

相对于美国的三大巨头,欧洲区就显得热闹非凡,当刘东刚说完开始竞价后,大众马上就开始报价,并且一次性就加价两百万,够叫二十次最低价位。

当然,大众区区两百万美元的小手笔,完全打不退那虎视眈眈的群狼。宝马公司的代表,还没等大众公司代表话音落下,马上就跟了两百万。

两家公司一下就加了四百万美元,争锋相对的意思很明显,戴姆勒公司自然也不会手软,马上就也跟了两百万。他们公司本就是奢侈品牌汽车的代表公司,大名鼎鼎的奔驰就是他们公司这项技术运用于他们的车,简直就是绝配,戴姆勒的代表哪里有放弃的可能?

就这样,三家德国的企业,一下就加了六百万美元,使得其他绝大多数汽车公司都绝了争夺这项授权的心思。看到戴姆勒的人也出手了,大众代表的菊花一紧,哦,错了,是心中一紧。这项技术对于戴姆勒来说,比大众更显得重要。大众要想脱颖而出,那就必须要出个高价,一个得不到多少利润,或许还会少许亏损的高价,才能拿到这项原本属于他们公司的技术。

于是,大众代表路易斯缓缓而又坚定的说了一个数字:“四千五百万美元!”

第24章 成功的买卖

路易斯出的四千五百万美元的天价,可谓是震惊了所有人。这专利虽然好,但也绝对不值四千五百万美元的天价。因为这项专利并不是独家授权。整个市场上,拥有这份授权的企业,整整有四家。

虽然在华夏国内的那一家首钢,有了这份授权也有很大可能不会投放入国际市场,但其他还有三家企业。通用就不用说了,本来就是巨头,拿到这项专利后,肯定会有很大动作,到时候很有可能会弄出一些产品投放到市场上来。而丰田呢,也有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那么,大众花了高价的东西,并不能保证他的利益点。

所以,听到路易斯的报价后,宝马集团和戴姆勒集团的人都很自觉的放弃了。这样的价码,简直就像是疯了。他们两家公司没必要陪着大众公司去跳楼。

别所这些汽车企业了,就是刘东听到了大众的报价后,都觉得大众那个路易斯脑袋秀逗了。四千五百万美元,整整比丰田公司出的价码多一点二五倍,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如何才做出这样的决定,难道整个大众都疯了?

但路易斯也有他的苦衷,这个专利对于大众来说是必须要拿到手的。之前就说过,路易斯朋友的那个研究所,就是做这份材料的,但刘东却抢先注册了这项技术的专利。对于大众来说绝对算不上是一个好消息。